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,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,欢迎点击上方的“水寒说语文”关注。
2024年第八期(总第778期)
【图注】我的关于教育教学的藏书
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学生成绩的大数据库,期中期末等大考结束之后,各种成绩数据就成为教学质量分析的一个重要依据。
学校会从多个维度去分析学生的成绩状况,诸如总分、总排名、单科分数、单科排名等,这些都是传统项目,手工操作的年代也可以做得到。如今应用大数据,自然可以也应该做得更丰富一些,更高端一些。于是历次考试详细成绩数据对比,多科排名对比等等,通过曲线图、柱状图、雷达图等多种“闪眼”的形式,给学生的学习状况画像。
不但每个学生总分上有历次考试横向纵向的对比,单科排名也有,这就是大数据的好处,一目了然。传统上可能只能分出好、中、差,现在则会更具体地分出更多层次来,比如学生个体在总分排名这个大背景之下,一个科目的排名与其他科目排名相比较产生的优中弱,优中略弱等等。
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所反映的情况,就有学校要求老师针对某些优秀学生偏弱的学科做出规划安排,要拿出具体措施,要写下具体方案,这类似于成绩上的“精准扶‘贫’”行动。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带动学生成绩更上层楼。
这看起来是一个很不错的,甚至是值得推广的做法。然而,且慢,有些行动乍一看很有道理,但却禁不住深入思考。
一、成绩数据看似明确,实则可能存在假象
数据固然看起来很明确,很具体,但数据却并不能反映所有问题,有时候非但不能反映有所问题,甚至可能存在假象。
比如,在一所规模很大的学校,一个学生的某个单科排名看似比总分排名低一百位以上,由这个数据判定该学生的该学科属于“优中弱”似乎没问题,但再仔细一研究,原来这一百名的差距不过是3分而已,用3分的差距就做一个简单的定性,这很可能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发生误判。
以上还只是从分数上来分析,还没涉及到更复杂更具体的其他因素,诸如试题的难易度,区分度,学生的学习投入度,各种偶然因素等等,如果把这些都叠加起来,就会发现,原来看似非常翔实的数据,其实能反映的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非常有限,用这个局限性很强的数据来定位学生,自然也就常常难免以偏概全。
二、只有科学的分析,才能得出科学结论
教育测量,本身是一门极为系统极为复杂的学问,需要关注的变量极多,绝对不是相同数据简单对比,就能得出结论这么容易。很多时候,一线学科教师或者教育管理者所做的看似有理有据的分析,实际上从专业的教育测量角度来看是漏洞百出。
比如,以这一次考试的分数和上一次考试的分数对比,由此来判定学生成绩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,这本身就违背最基本的教育测量常识。因为两次测试是完全不同试题,两者在分数的高低上没有任何可比性,除非有一个间接的“锚题”作为桥梁,才有比较的可能。即便是排名,也并不完全具有可比性,因为排名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。
正因为如此,在教育测量与评价上,才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,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等多种方式,而只以定量的终结性的评价作为评价标准,这本身就不科学。不科学的分析,就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,而以不科学的结论,作为行动的指导,就不可避免地面对越努力越跑偏的风险。
三、偏科是学习的常态,高度均衡背离实际
学生在学习过程中,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难免在不同学科学习上的时间精力投入有多少之分,最终体现在学科成绩上就有高下之别。一定程度上可以说,偏科是学习的常态,反而盲目追求学科之间的高度均衡其实不切实际。
无数的个体实践表明,如果在补强某个学科时用力过猛,就很容易引发“跷跷板”效应,常常是这一科目成绩补上去了,而其他科目的成绩却下来了。因此,面对学科成绩的不平衡,需要综合考量,要关注不同学科的投入产出比,关注不同学科在不同时段应该用力的程度,要多学科的老师以及学生综合研判,而不能只是简单地从数据上看到某生某科偏弱,于是就要求相关学科老师立刻拿出方案,采取有力措施,帮助该生在该科成绩上提升。
如果不做综合考量,学科老师受到评价标准的压力,被迫从学科本位出发考虑问题,要求学生必须在某一学科上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那就很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压跷跷板,某个学科的分数提升容易看得到,也容易做量化的计算,但其他学科的损失却不容易计算得清楚,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不值得提倡。
四、分数畸高并不值得肯定,反而偏离真正的学习
假定以上三条都做到了科学、严谨、准确,能确保做到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而无任何风险,那结果会如何呢?每个人都有提高,依然会分出三六九等,依然会有排第一、第十乃至第一百以至第两百的,到时候要不要再分析一下哪个学科偏弱呢?
再退一步来说,人人都得到极高的分数,就极好吗?肯定不是。关于“唯分数”,教育部的文件也好,专家学者发言也好,还是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也好,都证明其存在巨大危害。为分数而学,为考试而学,而不是为兴趣而学,为未知而学,会在极大程度上损伤学生的发展潜力。
那是不是基于以上四点理由,一线老师对这种“优中弱”“优中略弱”的学生就可以不关注呢?当然不是。该关注还是要关注,但不一定非要一刀切地要每个人都写出方案,都要拿出具体措施。非得要把本属长期的工作节点化,非得把本该润物无声的工作留痕,那反而掉进形式主义的大坑里了。如果方案也有了,措施也有了,但就是为了完成规定性的任务,而将其停留在纸面上,那又有什么用呢?
关于成绩数据的应用,我想所有老师应该有一个基本共识,那就是无论什么年代,教育的本质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。教育上的很多东西无法测量,不能量化,不要把教育完全交给冷冰冰的数据,更不要从冷冰冰的数据出发,去写出一个纸面上的方案,而是要相信人心的力量,相信日常师生互动的力量。
欢迎关注我的新书《用减法教语文》,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。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:
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:《减法教育》,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:
图片来自网络,如涉版权,请联系删除。
欢迎分享,若公众号转载,请联系授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