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香扑鼻,笑声阵阵。12月25日中午,走进山东临沂市费县马庄镇南天井汪村爱心食堂,志愿者们正端出粉皮炖鸡和番茄炒蛋两道菜,一一盛好以后端给在旁等候的30位老人。“自己在家懒得拾掇,每天来这里吃现成的!有肉有菜,还有上年纪的一块拉拉呱,舒坦!”85岁的孙文龙边吃边说,幸福感溢于言表。
据了解,该村留守老人较多,该村按照政府扶持、村级主办、自主参与、量力而行的原则兴建“如康家园”日间照料中心,集康复室、娱乐活动室、爱心食堂、休息室、日间照料床位等于一体,着力解决75岁以上空巢和高龄老人吃饭、日间照料等基本需要,让老年人可以安享晚年。
在费县,像南天井汪村爱心食堂这种“幸福家园”项目共有30个。来到梁邱镇“幸福家园”,由梁邱镇卫生院组织的健康义诊活动正在进行。“我们这种义诊活动一般一个月开展一次,除了给老人们提供最基础的健康查体以外,还会不定时的组织一些专家来现场讲解养生知识以及疾病的预防。”卫生院院长赵光介绍。除了为老人提供饮食、医疗等服务,越来越多的“幸福家园”项目设置了中医理疗室、棋牌室、书画室等功能室,为老人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。
今年以来,费县按照“政府主导、镇村主办、多方参与”的方式,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,打破传统的养老服务和儿童托育工作分项进行、独立发展的模式,为75周岁以上老人、分散供养特困老人、村居特困群体和学龄儿童提供精准服务,形成了“老少两头放心托管、青壮群体安心就业”的良好局面。
“平时白天打工忙,就把孩子送到镇上少年宫,那里的老师不光教文化知识,还有各种兴趣班。我家闺女的拉丁舞现在可是跳的有模有样。”家住东蒙镇东蒙村的村民胡启芳说。该镇为解决学龄儿童周末及假期托育问题,依托中小学建设2所乡村“复兴少年宫”,为乡村孩子免费提供各种兴趣特长辅导培训。“我们少年宫现有校内辅导员12名,校外辅导员6名,每个月都会开展‘送出一本书’等小活动,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份精神寄托。”东蒙镇党委委员冯立胜说。
费县出台《“一老一小”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》,将推进“一老一小”养老托幼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县重点民生工程。统筹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、乡村“复兴少年宫”、妇女儿童家园、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、农村幸福院、闲置公共用房等场所进行改造提升,打造适合本地社情民意的养老托育服务场所。完善运营补贴激励机制,按照规定面积、设施配备等要求制定验收标准,对验收合格的村居由财政给予场地建设补助。完善项目支出规划管理。设立“乡村振兴专项基金”,政府、爱心企业等捐献首批建设基金,鼓励各村居投入集体资金或通过多途径持续募捐后期运营资金。
截至目前,全县已建成乡村“复兴少年宫”22个,“幸福家园”项目30个,照管学龄儿童2.7万余人次,服务老年群体9.6万余人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