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更蓝、水更清、山更绿、城更美。近年来,蓝田县不断擦亮绿色发展的生态“底色”,一幅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在蓝田大地铺展开来……在水生态环境治理方面,严格按照省市上级部门总体工作要求,全面推进河湖治理及管理,认真履行河湖长制工作职责,把河湖长制工作作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重要举措,切实加强河湖保护、管理和治理,不断提升河湖治理能力,全力改善河湖面貌和水环境质量,全县主要河流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。
真抓实干 主要领导亲自解决问题
“蓝田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,始终把落实河湖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,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、督导检查、解决问题,确保河湖长制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。”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他们及时更新河湖长公示牌,形成县、镇、村一级抓一级,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,确保每条河湖有人管、管得住、管得好。
同时,加大对各级河湖长开展巡查工作的监管,确保河湖长制“有名”“有实”“有能”“有效”。依托西安市河长APP工作平台,按照外业、内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,对各级河湖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考核,对成绩突出的予以通报表彰,对排名靠后的进行通报批评。
在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方面,组建了工作专班,按照“属地管理”和“谁建设、谁负责”的原则,对确认的碍洪问题,建立了工作台账,逐点位明确整治方案、整治责任、整治时间节点,扎实开展整治工作。
突出重点 河湖“清四乱”常态化
排查整改“四乱”问题6处,查处违法盗采案件20起,查扣挖掘机和装载机16台、违法拉运车7辆,教育、劝导群众280人次……去年,蓝田聚焦“重点河段”“高发点位”,开展河湖“四乱”常态化排查,组建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专班,分区域开展联合执法,坚决遏制河道非法采砂行为,保障全县河流河势稳定、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。全年组织71家单位1300余人,开展“绿色蓝田、幸福家园”清洁行动,累计投入各类机械590余台次,治理灞河西川段河道16公里,清除倒伏树木5200余立方米,清理淤积物28万立方米,清理城区段河道30万平方米。全力保障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成功举行,县、镇、村河湖长累计开展巡查13560次。
成立由县检察院牵头,县河湖长办配合的联合督查组,设立24小时举报电话,对主要河段分区域、全流域、无死角进行巡查检查。以浐灞河及重要水库“清四乱”、镇街辖区环境卫生为重点,强化明察暗访,发现问题及时予以通报,并下发提醒单、检察建议书,确保问题彻底整改到位。同时,通过报刊、广播、电视、网络等宣传平台,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,不断提高群众保护河湖水生态的思想意识,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河湖治理工作。
项目为抓手 加强河湖生态综合治理
在全域治水方面,以项目为抓手,全速加快河湖生态综合治理。按照控源截污治水、一河一策保水、河湖连通引水工作思路,投资129741.77万元,实施全域治水项目10个,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。积极开展示范镇街及示范河湖创建工作,已完成县级初选。按照《西安市河湖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新一轮一河(湖)一策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完成全县新一轮一河(湖)一策编制,正在组织开展验收。扎实推进全县15座注册登记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、降等报废、水毁工程治理、除险加固和监测等工作,确保水库安全运行,规范管理。
下一步,蓝田县将统筹抓好河湖治理保护,常态化开展河湖“四乱”问题排查整治,加大对入河排污口、黑臭水体、生活污水、生活垃圾、非法采砂等综合整治力度,持续改善河湖水质,打造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水生态。
依托西安市河长制APP平台,积极开展河湖治理专项督查,提高各级河湖长巡河频次和效率。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和投诉举报渠道,让河湖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,努力营造政府主导、部门联治、全民参与、社会共治的河湖保护新格局,加强对各级河湖长的业务培训,提升各级河湖长履职能力。
本报记者 艾莉 王保强
西安市